第31届北京新闻奖正式揭晓!优秀融媒直播作品提供哪些“破局”新思路?

第31届(2021年度)北京新闻奖于8月11日正式揭晓。各类媒体的200件作品获奖,其中一等奖50件、二等奖70件、三等奖80件。

 

涉及系列报道、新闻纪录片、新闻访谈、新闻直播等16个类别,内容涵盖了建党、民生、冬奥、医疗、文化、历史、金融、交通、科技、城市建设等众多方面。其中,全媒体直播成为报道中的亮点之一,优秀融媒直播作品该如何“破局”?

 

融合报道

1、新华社北京分社 《百年家书》

 

新华社以影像资料与短视频相结合的方式,推出微纪录片系列《百年家书》,以“家书为线索”讲述历史人物与事件。邓恩铭的《绝笔》,朱锦翔与她的未婚夫鹿鸣的《再见》,袁志超的《初心》,周平民周健民兄弟二人的《传承》,王鹏的《无悔》......

 

 

短视频的融合报道形式已成为媒体传播常态,与以往恢弘的长纪录片不同,将百年历史通过家书的细切口,展开人物和历史的变革、发展,更适应当下人们的观看习惯,传播效果辐射全部圈层,并能同步到微博、抖音及海外平台。

 

2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总站 《冬奥食堂》

 

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融媒体直播节目《冬奥食堂》,作为总台《冬奥来了》的特别节目之一,通过美食这个全新的视角来报道北京冬奥会,也是总台全媒体融合创新样式的一次尝试。节目设计了游戏、抽奖、多方连线等互动环节,三位来自冬奥组委相关领域的负责人作为嘉宾在直播中PK厨艺、各显身手,在厨艺中展现冬奥会的亮度与温度

 

 

大屏小屏联动、全程全网联播的直播形式是全媒体融合直播的突出亮点,真正让人们“参与”到冬奥会等国家大事中,生活化、日常化的直播内容更贴近人们生活,这种贴近吸引人们的关注热点,热点即为媒体传播流量的爆点。

 

系列报道

新京报《身后是我的国》系列视频报道

 

纪录片、vlog等视觉报道方式相结合,讲述边防官兵的故事。在辽远的边境,一代代戍边战士前赴后继。“守卫”的意义在他们身上变得具体,“身后就是我的国,绝不丢失一寸土。直观感受”昆木加哨所“4900米的爱与守”;独龙江边境派出所“最后秘境”的守护者;与寒冷和孤独作战的洛古河夫妻警务室。

 

<记者西藏边防体验VLOG>

 

 

紧扣主旋律,形成全媒体规模化效应“VLOG+新闻”变革新闻叙事语态,推动人格化表达,将新闻生产后台前置,成为新型报道内容。其不仅在互动机制更具亲民性,增强用户对媒体的粘性,而且进一步提升了从业者的采编能力,加快媒体转型升级。在抖音、快手、微信视频号、B站等平台同步播出,实现了全渠道、裂变式传播

 

新闻直播

新京报《二环真“骑”妙》直播

 

二环真“骑”妙——北京二环路慢行系统公益骑行直播,在骑行中感受首都城市文明,人们通过观看直播,以骑行视角欣赏首都魅力。

 

 

直播将用户带入现场骑行场景中,相比其他媒介更具有实性和实时性。网络直播通过搭建场景化的社交情景,实现精准传播。而随着5G、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,网络直播也在寻求将VR、AR、XR等新兴技术应用到直播场景的构造当中,给用户带来更为沉浸的体验。

 

重大主题报道

新华社北京分社《北京:铸就“双奥之城”》

 

以视频+图文的形式,围绕“冬奥之诺:城市发展的新坐标;冬奥之梦:奋勇开拓的奥运人;冬奥之约:协同发展的新蓝图”三个方面展现为铸就“双奥之城”,“北京已经准备好了”。

 

 

重大主题报道需要守正与创新,守的是国家大势,思考群众所思所急,创新的是以内容为基础的表现形式。重大主题报道是全网联动的,其中,多元内容深耕垂直领域,从细节处以小见大,用镜头语言去记录诉说,加深主题宣传吸引力、感染力、影响力。

 

 

第31届北京新闻奖以多种融合呈现方式展现社会的方方面面,更是媒体融合转型的有效实践。

 

同时,媒体融合中的跨界融合亦能形成资源聚合的规模效应。媒体的内容资源、平台的技术和KOL的带动实现三方互补的跨平台合作;以内容资源为主体的“媒体+”模式,延伸产业链、扩大传播矩阵,亦是创新之举。